3377体育app科技争鸣的讲坛科学精神的先锋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12-13 22:56

  3377体育app我和《科学时报》前身《中国科学报》的联系是1994年开始的。当时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45周年,《中国科学报》组织庆祝主题征文,1994年10月19日刊登了我的一篇回忆文章,题目是《中国科学院送我上“战场”》,约2000字,并配发了两张我国首次试验所用铁塔的照片。这篇文章刊登后,很多老同学、老朋友才了解到我从中国科学院调到国防战线的过程;更重要的是,大众有机会了解了1963年前后,我国为了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在人才调配和技术准备方面的一些细节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改为《科学时报》后,版面扩大,内容也更加丰富了,它的《观察》栏目包含科学家们对科学政策、科技发展方向的见解。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、争论,是正常的百家争鸣,是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好事,也是我国科技人员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。《科学时报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这样的平台,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
  本世纪初,美国总统提出“氢经济”论,把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提高到了能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位置,制定了实现“氢经济”的路线图。“氢经济”也被我国一些人大为鼓吹,有的媒体参与渲染,甚至有人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很快就能产业化,我国汽车即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,我国的能源结构、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很快就能解决了3377体育app。于是,“氢经济”论在我国的热度丝毫不亚于它的出生地,上海并准备实行燃料电池轿车“百千万”计划(2008年年产达到100台,2010年达到1000台3377体育app,2015年达到10000台);有关燃料电池轿车的报道不时见报,而客观的分析却不为所闻。形成强烈对照的是,2004年起,美国却屡屡出现不同的论调。时到2006年的2月,布什发表了180度大拐弯的谈话,认为“氢能燃料电池不是车用能源的近期解决办法,也不是中期的解决办法,而是远期的解决办法”。人们这次又可感受到的强烈对照是,我国的科技舆论和科技官员却对此装聋作哑。唯有《科学时报》做了一件其他科技报刊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,在2006年9月4日头版头条刊载了记者郑千里和张巧玲题为《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驶向何方》的文章,也引述了布什总统的2月谈话,这在中国科技报刊中是绝无仅有的。《科学时报》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精神使我深为感动。

  就在两位记者的这篇文章发表前两个月,以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为首的10位院士国务院总理,针对“十一五”的“863”计划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”重大专项提出建议:“这个计划的经费安排不要再以氢燃料电池为主了。氢能燃料电池的研究要作长期的打算,细水长流,切切实实地解决关键材料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,特别是将提高环境适应性、提高可靠性、大幅度延长寿命和研究低成本材料及零部件作为重点,而不要急于汽车换代,更不要急于打算扩大批量生产。”上述二位记者的文章与院士们的建议正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院士的建议也好,记者的文章也罢,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真反响。为此,我写了一篇题为《“氢经济”论的降温与电动车的发展》的文章,投到某科技报社,却被“本报不宜刊登此文”为答而打发了,言下之意可以领悟到很简单的原因,该文的主要论点与该科技报纸的主管机关的政策不合拍。于是,我再将此文投送《科学时报》,没过几天,《科学时报》就于2006年10月9日全文刊登。由此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:《科学时报》才是科学家的讲坛,是争鸣的园地。

  风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,应该大力发展。但是,国际上的大规模风电只有上网一条路,而“非并网风电”是中国的顾为东教授提出来的新途径,具有明显的优点和发展前景,我甚为赞赏。根据蓄电技术的最新进展,我对“非并网风电”技术提出了一个补充的观点3377体育app,写出了一篇题为《“非并网风电”应与大规模蓄电相结合》的文章,指出了大规模蓄电技术的发展进程和前景,分析了非并网风电和大规模蓄电相结合的优点。这篇文章投向《科学时报》,很快,2006年11月8日的《观察》栏目刊登了出来。《科学时报》的确是《时报》,时间抓得很紧!

  值此《科学时报》创刊50年之际,我谨向《科学时报》致以热烈的祝贺,向《科学时报》全体同仁致以崇高的敬礼!